第(1/3)页
过去的一年,极不平静。大江南北,黄河内外,战云涌动,征伐蜂起。局面似乎和过去的每一年一样,充斥了混乱和血腥。
但是,过去的一年却极为不同。在一片混乱之中,似乎有全新的局面在酝酿。剧变的萌芽正在冒出头来,腐朽的一切,正在摇摇欲坠。
在大秦覆灭之后的数年时间里,神州大地之上的战乱便年年不休,一直没有停止。饥荒,战乱,屠杀,倾轧,造成了极度混乱的局面。卖儿鬻女,偷窃抢劫,甚至人相食的情形屡见不鲜。
在淮南之战以前,南方的大晋还相对稳定,起码没有频繁的战乱和大规模的饥荒。内部因为有谢氏坐镇权力中枢,声望和实力都足以压制其他豪阀和司马氏,这保证了整个大晋的相对稳定。
然而,司马曜和司马道子意图打压豪阀士族势力,振兴皇权的举措,打破了立国以来共天下的平衡。也就是在谢氏当权之时,他们才有可能成功。因为谢安和他的谢氏家族并无野心,对大晋的体制忠心耿耿,努力的希望维持这种平衡。
谢安并非不知道司马氏的意图,但他选择了妥协。和一生中所有的决定一样,谢安希望在妥协之中达到权力的平衡,以维系整个大晋皇权和豪阀共治的基本架构。
谢安明白,那是大晋得以存续的前提,一旦失去这个架构的支撑,整个大晋便会失衡,便会陷入崩溃的危险。
这未必是一种好的体系,但是却是对大晋的社稷存续最为有利的一种体系。地方豪阀的实力和名望太大了,大到足以撼动朝廷的根基,必须妥协合作,才有未来。
可惜的是,谢安不得不被迫引退,谢玄也放弃了对北府军的掌控。谢安所想的是,以自己的退让换来司马曜和司马道子的妥协,保持朝廷权力的总体平衡,共治的延续。
然而,事与愿违。当谢氏不再具有绝对的实力以压制各方之后,朝廷陷入了混乱之中。
司马氏兄弟自己内部首先便出了问题。司马道子的实力膨胀,让身为皇帝的司马曜感到了恐慌。能够压制司马道子的谢氏没了之后,在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司马道子。不得已之下,司马曜试图扶持外戚王恭以压制司马道子。
司马曜想的挺好,可惜他低估了自己的弟弟的狠辣手段。死在张贵人床上的司马曜恐怕怎么也没想到,杀死自己的幕后真凶便是自己的亲弟弟司马道子。司马道子年纪虽轻,但手段狠厉,胆大包天,完全不计后果。这也许是他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但也让他的德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这件事虽然人人都不不说,但是却人人都怀疑是他动的手,他将自己置于了众矢之的的地步。
司马道子固然可以利用弑君之后的立新皇以挟持,从而达到全面掌控局面的目的。但是随之而来的动荡和针对他的进攻却让大晋从此陷入了混乱之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