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整个北方五郡之中一旦出现匈奴,就会通过烽燧台的狼烟相互通传。 临近的郡一旦发现没有匈奴入侵,就会开始派出一小部分部队先行支援遭受入侵的郡,大部队则会等到邯郸王命和兵符的到来才出动。 这一次李牧所率领的这支五百人骑兵,便是从九原郡而来。 自从在代郡一战中立下战功之后,李牧的爵位提升到了第六等,职位也被升到了五百主,从高阙塞调到了九原郡,正好奉命来援。 几名赵国骑兵得到李牧的命令之后便嘻嘻哈哈的跳下了马,提着昏迷不醒的匈奴骑兵就朝着不远处的一条小河去了。 片刻之后,这些赵国骑兵若无其事的提着一颗人头回返到李牧的面前:“五百主,已经问出来了,匈奴一支千人队骑兵半个时辰前刚从此处经过,想来是朝着云中城去了。 “云中城?”李牧皱了皱眉,开口问道:“汝等有人识得前往云中城的路吗?” 一名赵国楼烦骑兵开口道:“五百主,云中郡乃是吾幼时成长之地,从此处往东南大约三天时间、快马一天时间可至。” 虽然这是一名楼烦胡人,但是说赵国语的时候却颇为流利,不看脸单听口音的话绝对分辨不出这是一个胡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赵武灵王当年所说过的一句话。 “胡骑行动飘忽,若欲驱逐之,或臣服之,非徒兵足以胜任。” 正是在这样的方针政策下,赵国在击败了楼烦林胡两部之后并没有赶尽杀绝,反而威逼利诱将这两部收为己用,其中楼烦部更是整个部落投诚成为了赵国的子民,每年都会从赵国获得粮食,渐渐的开始融入赵国之中。 这名楼烦骑兵流利的赵语就是赵国政策的一个证明,事实上李牧所率领的这支五百人的赵国骑兵之中,至少有四百多人都是林胡和楼烦人。 毕竟在马镫马鞍等马具没有普及的年代,游牧民族培养一名骑兵的成本几乎是零,比农耕民族要强了几百倍。 李牧看了看身边的部下们,发现不少人的马鞍旁边都挂着匈奴人的脑袋,不过由于匈奴人的脑袋只有几十个的缘故,显然并不够分。 李牧笑了一笑,道:“那便继续南下,跟着这群匈奴人走!” 作为在高阙塞驻守了好几年的老兵,李牧对于匈奴人的底细还是非常清楚的。 通常来说,匈奴人的番号都是有水分的,一个万骑一般也就五六千人。 除非是休利单于直属的精锐骑兵,否则的话匈奴的万骑基本不可能达到八千,而休利单于的麾下如今也不过只有一个九千人的直属万骑而已。 像这样匈奴小部落的千骑,撑死也就六七百人,和李牧率领的五百赵国骑兵数量相差不大,李牧甚至觉得自己的胜算更高一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