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外局势-《扶顺灭清1644》


    第(1/3)页

    李自成能接受这些变革,或者说大顺的满朝文武们,军功勋贵们能接受并支持这些变革,自然不是因为李来亨的个人魅力和三寸不烂之舌,而是对于前朝灭亡的反思和纠正。

    糜烂低效的财政体系,士绅文官集团对朝政把持,皇权极度膨胀之后造成的政治混乱,以及官府控制下贸易和矿业的弊端……

    而这些农民,矿工,胥吏出身,曾经位于社会底层的人,凭借着手中的兵,掌握了暴力机器,有了选择之后,自然不会再紧紧依靠乡绅文人们,而是选择另外一个新兴的阶级—商人加强合作。

    尽管商人和乡绅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重合,但人都是逐利的,随着士绅一体纳税,商人权益放开,他们之间的斗争和分化便是极有利于新王朝控制的。

    而这对于文明的发展来说,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加强皇权和平衡势力了。

    所以李来亨真正要做的就是:利用后世的经验和视角,把一些矫枉过正的舒缓下来,把一些不被重视的加强起来,同时引进和传播一些超越了这个时代的东西,由国家财政在小范围内实验,推广……

    为了即将提前百年到来的蒸汽时代,工业化时代,所有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衣食住行军“展开。

    有了需求,才有了市场,才有利润,才能完成原始积累,产生新型生产关系,而这一切都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保护。

    加快新型农作物的良种培育和推广,改良农业生产,农业工具,既是为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也是为东北,西北,西南这些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地区的军屯,移民做准备;

    对“煤铁棉“三大行业的政策倾斜,银行贷款,税收优惠。对高利润的丝,瓷出口贸易的扶持,对造船业的鼓励,对内河航运和海运的放开,以及户政府出资建设水泥,玻璃这些原本没有的产业……

    自然,所有的这一切,要想大范围推广,发展,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教育体系,从培养工匠的职业教育到学术理论的科研教育……金陵大学以及各地省会即将建设的科技院和工匠学堂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