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特殊材料-《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第(1/3)页
除了弄清楚h粒子的形成机制和释能机制外,这一套解释对于韩元来说最大的用处就是它是建立在当今粒子物理和高能物理允许的理论上的。
这可以说是挽救了摇摇欲坠的物理大厦。
毕竟从粒子物理的原有理论上来说,冷聚变这种东西就不可能出现。
当然,这个‘冷聚变’指的是那种能稳定向外输出能量的聚变反应,而不是像加州大学那种所谓耗费大量能量,却只得到极为微弱能量反应的冷聚变。
归根到底在于原子的外部电荷以及初始原子核都带正电,它们在彼此接近时会被强烈排斥导致的。
所以理论上来说,只有具有高动能的原子核才能抵消这种斥力,进而碰撞到一起紧密融合。
但如果想办法将外部电子先剥离,然后再削弱原子核中的质子的电磁斥力,那么原子核也不需要高动能来抵消斥力才能互相接触了。
这种情况下,常温聚变的确是可以发生的,而且也符合如今的粒子物理和高能物理的理论,并没有超出。
最难的地方解决了,剩下的如何引导聚变时产生的能量之类的问题要解决就相对而言容易很多。
所以冷聚变,在这种基础上的确是可以做到的。
只不过韩元没有弄清楚的是,h粒子里面的原子核上的质子上携带电磁斥力,到底是如何被压制的。
相对比如何剥离外部的高能电子来说,这玩意的难度简直是让你左脚踩右脚上天。
不过总体而言,这一套新理论还是对h粒子发生的聚变现象进行了解释,而且是符合当前粒子物理的。
更关键的是,这一套理论是有数据支持的。
不弱于世界级的强大数学能力和脚底的高能粒子对撞机给与了韩元支持。
包括介子、聚变要求距离低于十的负十三次方米这些东西都是他通过不断的实验观察和计算出来的。
毕竟如果仅仅是一套猜想理论而没有数据支持的话,根本就不算什么。
脑洞大开对于任何人来说都能做到,想出一套看似合理办法解释一种物理现象也不是什么难事。
难的是给你的这套理论完善数据。
就比如爱因斯坦获得诺奖并不是因为他的相对论,而是因为提出光子假设理论和光电效应理论。
.....
在解决掉因h粒子聚变反应而差点崩塌的物理理论后,韩元也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物理学要是塌在了他手里,那可真就是坑爹了,好在这种事情暂时还没有发生。
随着h粒子聚变反应的问题解决,韩元也敏锐的意识到了那些使用能源石的设备也没有那么简单。
一开始的时候,他以为能源石才是这种新型能源的关键,但现在看来,那种在能源室里面看到的透明箱子,以及从撒哈拉之眼基地中拆出来的设备也不逞多让,重要性绝对不低。
压制h粒子原子核中质子的电磁斥力、剥离外层高能电子以及吸收转化原子核聚变的能量的秘密应该就在那种特殊材料上了。
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但目前他手上就一台从撒哈拉之眼基地中带回来的设备,因为还需要进行实验的关系,不可能给拆了将里面那层特殊材料弄出来研究。
想了想,韩元招呼了一下小零,让它安排一架飞行器带几台x-1型工业机器人重新去一趟撒哈拉沙漠,再拆一台设备过来。
虽然没弄清楚这些设备有什么用,会碰到拆的设备可能会用途很大这种问题,但科研嘛,谈不上浪费。
而且在拆那种特殊材料的时候,他会尽量小心一点不损坏其他的零部件的。
到时候研究完了,说不定还能找到那种特殊材料的制造方法,继而复原呢?
......
工业飞行器的速度极快,无人搭载的情况下从南美洲出发越过大西洋只需要不到五个小时。
很快,有一台使用能源石的设备由x-1型工业机器人送入了实验室中。
韩元小心翼翼的使用工具将这台几乎浑然一体的设备拆开,露出了里面装有能源石的释能设备。
一个不算大的透明箱子,里面同样有一颗能源石,大小和他之前做实验研究用的那颗差不多,只有巴掌长,不到十五厘米。
能源石也是有大小的,撒哈拉之眼地下基地中给生物实验室供能的能源室中的能源石最大,足足有近半米长。
而其他设备使用的能源石就稍微小一些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