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装着一个三十多岁成年人的灵魂呢。 “知了猴,知了猴,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林然微笑着自语道。 嘴角扬起一个明显的弧度。 第二天一个让乡亲们惊诧不已的消息,被林然正式宣布下来。 那就是林然准备大肆收购知了猴。 凡是未脱变的知了猴都收购。 而且就算是脱变了的知了,只要是还没有变老。 是那种水嫩颜色的也照样收购。 价格更是达到了五十只一文的高价。 让父亲林正泰和母亲孙氏直呼林然是个败家的玩意。 没办法,家里的大钱都是儿子赚来的。 他喜欢折腾就任他折腾去吧。 “父亲,母亲。相信孩儿,这次孩儿不但要赚钱,而且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周边的百姓也赚点零花钱。” 林然的话,才算让父母安下心来。 总而言之,儿子的出发点是好的。 作为父母就没有阻止儿子做好事,好善事的理由。 再则说了,儿子掉落悬崖,大难不死。 反而得到白胡子老人的特殊点拨。 从而一反常态越发的聪慧伶俐。 最终从乡试头名到会试会元。 以及最终的状元郎。 也是一种福报的结果。 而且儿子在长安城开的几个商铺。 一个比一个赚钱。 钱财对如今的林家来说。 真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如今儿子既然要回报乡亲们,给乡亲们提供一个赚钱的契机。 父亲林正泰和母亲孙氏,还是非常欣慰和支持的。 “老侯,带领弟兄们把消息散步出去。” “不但整个万年县收,而且整个长安城都要一起收购。” “万年县的收购就让弟兄们辛苦一段时间了。” “每日晚间用马车围绕着整个万年县跑一圈。” “把所有愿意售卖给我们知了猴的百姓们手里的知了猴,收购上来。” “一定要当晚上收购回来。” “届时我在交给你们腌制之法。” “长安城的知了猴,就让百姓们亲自送去四季酒楼吧。价格方面略微提高些许,算是补给乡亲们的跑腿费。” 林然一条一条的郑重交代着。 “公子,您就放心吧。” “候三一定会带领兄弟们完成好,公子交代的事情的。” 候三告别林然后,便带领一百多名士兵们,分别奔赴万年县的各个村庄。 只不过是一日的时间。 整个万年县都疯狂的传颂着一条消息。 那就是林家村的状元郎,高价收购从泥土里钻出的知了猴。 价格之高,已经高出了粮食的价格。 让听闻消息的老百姓纷纷磨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更不要说本来就极度缺钱的,底层老百姓了。 第二日,整个长安城的百姓们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四季酒楼将不限量收购知了猴的消息。 让整个长安城的周边百姓们欣喜若狂。 四季酒楼在他们眼里就是百姓们的财神爷。 去年的高价收购蝗虫的事情,如今还历历在目。 正是百姓们依靠售卖蝗虫,换来的铜板。 度过了一个最为严重的灾年。 为此许多百姓对四季酒楼,都是心存感恩。 今天他们又要开始高价收购知了猴。 这又是再给老百姓一条活路啊! 而且他们还听说,长安城周边。 凡是亲自将知了猴送去四季酒楼的。 都会送一碗饭,或者一碗粥,作为来回跑路的辛苦补偿。 这个贴心的举动,瞬间让百姓们感动的无以复加。 说实话,在这个各种食物都极度缺乏的时代。(林家村极其周边除外) 四季酒楼提供的辛苦费,是会让每一位老百姓都深深感动的。 无论是四季酒楼的一碗饭,或者是一碗粥。 甚至是一个面饼。 都是普通百姓人家很难享受到的美食。 于是在每一个黄昏和傍晚。 在每一个村庄和乡野。 在所有知了猴可能会出现的树下面。 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 不管是丈夫,还是妻子。 都开始了另一条的致富之路。 这个时代的知了猴,一旦到了破土而出的季节,都是大片大片的一起蜂拥而至。 这点从地面上密密麻麻的知了猴钻出来的眼里,便可见一斑。 特别是如果午后或者黄昏,来上一场倾盆大雨的话。 那就可以拿着木桶或脸盆去捡知了猴了。 绝对会让你捡知了猴,捡到手软。 现如今就是赤果果的捡钱捡到手软啊。 林然将候三等人收购上来的知了猴,全部用清水清洗干净之后。 统一放进木桶里。 木桶里面保持半桶水,直到知了猴装的桶里的水,开始往外溢出时为止。 这个时候往木桶里撒上大把的食盐。 就这样知了猴腌制一晚上即可,如果口味重的话,还可以多腌制几个晚上。 第二日,四季酒楼的厨子们一大早,便在掌柜刘鹏的带领下,来到了林家村。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来学艺的。 当然是来跟林然,学习知了猴的加工厨艺的。 林然刚刚锻炼完身体,他们便从长安赶到了。 可见刘鹏是很早,便将厨子们从被窝里喊起来的。 知了猴的做法多种多样。 可是真正让林然怀念的味道。 是前世母亲在炒锅上用油煎制的知了猴。 那种滋味至今想起,仍然口齿留香。 于是林然首先传授的是煎制知了猴。 随后炸、烹、蒸、煮,各种各样的制作知了猴的方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