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何颔道:“也就是还有两百是其他地方的士人精英?那倒是正常了。来,让寡人看看有名单吧。” 肥义将一叠纸张递上。 赵何展开名单,第一个名字就让赵何咦了一声:“荀况?他又是第一?” 这一次荀况的第一是让赵何有些惊讶的。 和初试时候相对而言较为宽松怎么样回答只要有知识点就能拿分的阅卷标准相比,这一次学宫试的阅卷标准根据赵何的要求是更加倾向于实务的,换句话说就是写出来的东西越接地气越贴近现实那么就越高分,荀况虽然才华毋庸置疑,但这年纪轻轻刚刚及冠,就能够知道地方上的实情并且提出针对措施了? 肥义似乎早就已经想到了赵何的疑问,见状立刻答道:“回大王,荀况的答卷就在老臣刚刚上交的资料之中。老臣已经看过了他的答卷,确实是字字珠玑,也派人调查过了他的家庭,据说其人小时候是在晋阳附近的盂县长大,其父曾经在盂县之中出任书吏,后来才随当时的县令一同来到邯郸之中为吏,对于地方上的风土人情颇为熟悉倒也是说得过去的。” 赵何默不作声,翻了一会拿出了荀况的答卷,来来回回的看了几遍,心中有些感慨。 什么叫天才?天才就是小时候也天才,年轻的时候也天才,老了之后更天才! 看看人家荀况这文章,字字珠玑,简直就特么字里行间透着天才两个字。 这份答卷里面的许多语句虽然还和后世流传的《荀子》一书有所出入,或者说稍显稚嫩了一些,但可以看得出来他整个的思想架构已经初具雏形。 用后世比较通用的说法,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基本成型,差的只是人生的阅历来进行更加深入的打磨和砥砺了。 “儒法融合……”赵何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突然问道:“肥师,你对荀况的这份答卷怎么看?” 肥义笑道:“大王,这份答卷就是老臣亲笔录为第一的,大王觉得呢?” 赵何楞了一下,随后大笑起来:“是寡人想差了。” 这对君臣的应答其实并不在于答卷本身,而是在于答卷之中所透露出来的思想。 荀况此人为何在历史上儒家内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甚至被一部分儒者批评为叛徒,就是因为他的思想。 荀况的思想既有着儒家的内涵,但同时又吸收了大量的法家思想在里面,支持者认为他是兼收并蓄,反对者则认为他只是个“儒皮法骨”的假儒者。 第(2/3)页